【觀影短感】私法爭鋒/絲絨電鋸/可可西里
《私法爭鋒》(Prisoners)|導演:Denis Villeneuve;編劇:Aaron Guzikowski;配樂:Jóhann Jóhannsson;主演:Hugh Jackman、Jake Gyllenhaal;年份:2013;5/5|事前就知道是悲傷的電影,加上片長等因素,一直不敢找來看。還好沉重不沉悶,體感時間沒那麼長。如友人所說傑克葛倫霍在這部片裡真的很帥,扮相好看之外,從公事公辦、盡心盡力,但是表現消極的模樣,到後來深入積極的反差,穿插些手段可議的段落,演出引人注目。至於為了找出女兒下落不擇手段的父親,作為與處境實在讓人過於心痛(尤其是揭開真相後),途中一直讓我分心「這位演員是不是休傑克曼啊?是吧?」🤣 案件本身的真相並不難猜,或許正因為如此,看到角色們被影響的心理狀態,還有因此被牽連的人們,更加覺得可怕。(20210327, Netflix)
《絲絨電鋸》(Velvet Buzzsaw)|導演:Dan Gilroy;編劇:Dan Gilroy;配樂:Marco Beltrami、Buck Sanders;主演:Jake Gyllenhaal、Rene Russo、Zawe Ashton;年份:2019;4/5|沒有像預告那麼恐怖,意外有趣。說是驚悚更像是當代怪談,嗯,還有它是黑色喜劇。被逗笑的次數比被嚇到的次數多。話說回來怪事發生都有前兆,還有貼心的配樂提醒,不認為有要嚇觀眾的意思。「絲絨電鋸」是要角之一過去的愛稱,以為劇情很大部分由此展開,又或者一連串的怪事會與他有關,結果並沒有。起初納悶為何拿來做片名,後來想想應該是取其諷刺意味。主要角色們活在看來高尚有品味的當代藝術圈,實際上是務實的商場,不過自以為是的清高和理由一堆讓整件事看起來變得很好笑。就刻意描寫得很平面吧。太過二分,或許是沒那麼好看的原因之一,但當成是模仿肥皂劇情節的誇張喜劇手法就變得很有趣。看了幾篇感想和影評,說是談論藝術和商業。諷刺是很明顯啦,但沒有使人反思的意圖,是部爆米花片。(20210328, Netflix)
《可可西里》|導演:陸川;編劇:陸川;配樂:撈仔;主演:多布傑、張磊;年份:2004;5/5|這部片得到金馬最佳劇情片那年就想找來看,放著放著就放到現在。不過好看的電影就是隔了那麼多年依舊好看。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情節推進的編排有點仿紀錄片,看似偷懶,但在一望無際的無人區,與習慣的都市或城鎮景色差異甚大,日日夜夜看起來那麼相似,效果很好,還有強大的攝影。集壯麗與荒涼的可可西里美景,搭上貪婪、求生欲、自尊與惻隱之心等人性呈現。現實一點講就是政策沒配套造成的漏洞與悲劇,但在看似簡單的故事中,能見到那些複雜心情和掙扎的作為。(20210330, Netflix)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