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讀|馬斯賽里《電影的語言》

本來有點擔心太難,會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但是讀過譯者和作者序後,覺得應該沒問題。不需要先吸收大量影像,可以從零看起。像是解說普通觀眾如我最容易混淆的「鏡」與「景」。不預設讀者對影像邏輯有一定了解很不錯。正好需要這種超級基礎班的內容。

談主客觀攝影角度的運用,及主題大小呈現的差異(所謂的遠景、中景等皆為相對)。就算是拍訪談也要有許多眉角。之前只是聽說,不過光是看到鏡頭位置產生的感受差異,就知道要注意的事情比想像多。書中特別提到影像技術日新月異,在此僅說明基本,實際運用有許多變化。

荷式傾斜拍攝角度(斜角鏡頭)不管是備註、說明還是範例看起來都超老派,有點難想像實際剪輯在一系列影像中是什麼感覺,只能想像模擬角色太醉看出去的景色一類。找了網路上的範例才發現其實很常見,正是作為表達不安感和非常狀態,所以並不會大量使用。

影像呈現決定觀者感受。
終於懂為什麼有些 YouTuber 的影片看起來那麼煩。多次 NG 剪掉中間的部分,乍看人物和攝影機都還在同個位置,或者只是稍稍移動角度,沒什麼問題,但是實際上表現連續動作時,有中斷和剪接就會感到畫面跳動,自然是相當不舒服又毫無趣味。

電影的作用是創造錯覺並保持錯覺。

電影讓人入迷不僅是劇情故事,主要還是影像敘事連續性和邏輯精準度吧。在基本說明外依舊強調影像的編排沒有絕對,在教科書的標準外也只能用這方法強調創意的重要喜極而泣的臉或者想說不應設限。聽起來矛盾,但似乎沒有更好的說法。

說明拍攝技法時,多次強調減少已曝光軟片的浪費,還有攝影及剪輯必須精準掌握鏡頭連續性。可以大量複製,還能進行非線性剪輯,數位影像幾乎可說不用顧慮以上問題,甚至光線連續性都可能透過調色修正。另外第二章第四節詳細說明一機與三機拍攝差異,過往聽到似懂非懂,終於知道點眉目。

第二章第五節,計畫的銀幕上移動。整大段都在講如何擺放攝影機才能讓影像連續,空間和方向邏輯要夠清晰。看到雙人畫面和各自特寫的拍法,終於懂為什麼有時看談話節目,以為主持人之一坐在左側,拉遠卻變成右側,就是攝影機拍攝角度和放置點產生的不連續感。

畫面轉移法看起來都非常基本,或者該說復古,簡直就是免費影片剪輯軟體可用的畫面轉移動畫大全(?!)。除了開場還是會見到淡入,讀大部分的說明時,腦袋裡想到的都是有點年代的片子。比起手工的膠捲(連字幕都是用拍攝再貼上去),再次覺得數位影像能做的事情多好多。

原來在拍攝非專業演員的時候不要在定位作記號。因為不是專業的,會很在意有沒有到定位,反而分心,根據書中的建議,可用動作或手勢代替。第三章講剪接,開場特別講不是寫給剪接人看,是讓其他人了解剪接師的工作原理、需要注意的點,讓分工能順利配合。

一部影片是從攝影機孕育出來,而組成卻在剪接室。

攝影和剪輯各司其職,有良好的溝通,不自以為能完成對方工作。其實團隊配合每一環都相當重要,會在講剪輯的段落特別提及,想說明雖然剪輯能巧妙拼裝可用素材,但是為其提供完備素材才是正途。畢竟剪輯無法創造奇蹟。

特寫的運用比想像中廣,沒想到會特別用一章的篇幅說明。
有些方式過去以為是剪接技巧,實際是鏡頭運用。主觀的特寫在非劇情片,像是報導或紀錄片很常見,劇情片則少用。本來以為正好相反!經說明才懂為什麼。

特寫有效增強影像的戲劇性。

  • 動作的移入和移出皆要拍攝,以利剪輯。
  • 需要的角度資料和位置應紀錄下來,勿靠記憶,避免遺漏。
  • 教學片用越肩拍攝,特寫操作(需放慢速度)讓觀眾有自己在做的感覺。
  • 特寫的背景應該要簡單,不可有其他搶鏡物件,避免分心。

和靜態攝影的基本要件差不多,這裡簡單介紹動態影像在不同的表現上給觀眾的感覺。
有點好奇「呆照」的原文,從前後文判斷應該是講照片,可是如果只是照片,為什麼還要特別譯成「呆照」來區別和「電影」?喔,對了,書裡的「電影」指的是用膠捲實拍的動態影像。

講畫面均衡,雙人鏡頭有利位置的分配,還有配合視覺移動習慣的影像。不得不說這些做得好就是不知不覺,如果能在基本之上玩一些變化,或是打破一些作法,就會形成風格導演的特色吧。以觀眾角度來看,就像小說一樣,最厲害的是看起來直白、毫不費力,實際是不著痕跡的高明敘事。

若實際拍攝再回頭讀應該更有感。雖然是很早以前的書,在數位影像時代有更多有趣的手法,或是影像修正法。不過如果是拍攝單純的影像,無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基本概念沒變,其中的教學還是相當受用。而且相較於過去得要找機器、花錢沖洗軟片的年代,更容易嘗試實踐。


電影的語言
作者:約瑟‧馬斯賽里
譯者:羅學濂
志文出版社,1980年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