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什麼呀!」(大爆笑),東野圭吾《名偵探的守則》

《名偵探的守則》用了十三個古典本格推理小說常用的謎題、人物、橋段,詼諧、諷刺,卻無傷大雅。劇中的角色跳出來說出自己扮演角色的辛酸。

小說中的主要出場角色:偵探,天下一大五郎;華生角色,警部,大河原番三;以一種非常奇妙的型態出現在小說中。雖然會跳脫故事本身,但是又不是純粹旁觀者的狀態,比較像是小說中既有的"硬體"套上作者書寫的"軟體"做變化,而面對未知的"軟體"內容,不時的跳脫設計好的台詞和對話之中吐槽自己所身處的故事。

跟前陣子流行的脫力系漫畫有異曲同工之妙,那種作者畫到不想畫,所以角色變得扭曲;或是因為劇情太白爛角色不想演,直接從畫面消失或是不情願的,沒有感情和衝擊力的說著台詞。

故事之中除了諷刺作者之外還不忘消遣讀者,尤其是「讀者才不會那麼認真去推理」和「以直覺來分別此些人為犯人的可能性」,真是完全說中了我看推理小說的態度(爆)。

很多人知道我愛看推理小說,以為我的邏輯思路很清晰。每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都要很不好意思的反駁一下,「就是因為推理邏輯不太行所以才喜歡看推理小說呀!因為作者都幫你處理好了。」當然並不是說每個推理小說愛好者都是這樣,甚至我自己覺得這種閱讀方式某意上褻瀆了推理小說身為「推理」小說的價值。不過這種事能拿出來說,代表不止我一個讀者是從這種角度,啊~真是讓人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喂)

至於說道平面圖和時刻表的部分,基本上我還是會看一下。因為空間和時間概念都很差,還是看一下比較容易進入小說之中,心血來潮的時候也會小小的想一下,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因為嫌麻煩而放棄…(汗)還有對猜兇手這件事,好像心中是會這樣默默的分類,但還不至於到看到最後說「我早就猜到某某人就是兇手了」,唉,一開始就承認對解謎並不在行了。

整個短篇集我認為最好笑的是會突然冒出劇本形式的『花樣粉領族氤氳溫泉殺人事件』,雖然像這種兩小時的推理劇場台灣也有引進,但因為總是嫌太長而懶得去看,擅自認為是警世劇(像是「玫瑰瞳鈴X」或是「藍色X玲瓏」這類)的推理版。是不太一樣啦,不過戲劇的篇幅和設計好像有一點點類似。

光是篇名就足以讓我笑倒了(完整篇名後面接的那一大段也是一絕),還有那種俗到不行的老橋段:女主角滑了一跤跌進了男主角的懷裡。最後再來個到空曠地方奔跑的偽緊張氣氛,迎接平靜的日出到來。當然還有劇本必須屈就於收視率和贊助商的悲哀(笑)

除了讓人笑個不停之外,這些短篇勾起了不少以前讀古典或是早期推理小說的回憶,求新求變的當代推理小說寫作方式變化多端,偶有脫離常理也能讓人不覺奇怪。過去的本格推理小說,縱使被用爛的解謎方式和故事背景一再出現,但還是讓人樂此不疲的繼續閱讀,即使是運用雷同的部分但經過不同的劇情和敘事方式的揉合又能呈現出不同的模樣。復古風格的寫作方式的確讓人覺得有點好笑,重點在於作者如何活用這些無法避免的再度出現。

《名偵探的守則》諷刺了各式各樣的古典推理小說的模式,但也替不是那麼認真看推理小說的讀者對於那些「好像在哪裡看過」的東西做了整理。

東野圭吾著,林依俐譯,《名偵探的守則》,台北:全力,2007。ISBN 9572956094


You may also like...

4 Responses

  1. 小云表示:

    同意
    「讀者才不會那麼認真去推理」、「以直覺來分別此些人為犯人的可能性」和「心血來潮的時候也會小小的想一下,不過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因為嫌麻煩而放棄」。
    沒想到大家都一樣(爆炸)

    看來這本書蠻歡樂的,我也去敗一本回來笑好了XD

  2. 上川森表示:

    嗯…我也是老人一枚。
    年紀大了就簡單享受閱讀的樂趣吧…(茶)

  3. siedust表示:

    同意,鐵道時刻表和建築平面圖我還是會看的。至於其它嘛…再說就是了(笑)。

    我也是順應著自己感覺走的讀者,要我真的和書中的偵探鬥個你死我活,這個年輕時還會做一下,年紀大了,還是省點力氣做其它事比較好…(遠目)

  4. 上川森表示:

    去吧去吧!保證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X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