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缺陷和保護機制,京極夏彥《姑獲鳥之夏》
讀到三百八十三頁時,想起零四年「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聯展中,劉世芬的作品《天使的禮物》。隨之而來的不是恐怖,是些許的感傷和惆悵。
京極夏彥著,林哲逸譯,《姑獲鳥之夏》,台北:獨步,2007。(070625)
進入這個故事的世界是困難的。倒不是因為京極堂多話又雄辯佔滿了第一章大部分的篇幅,而是「時代」的問題。因為什麼都沒有準備,就急著進入由作者所鋪陳的世界,一下子時間、空間的混亂感讓我不得不好好重新弄清楚是怎麼回事?故事的成書年是一九九四,我卻有這本書是一九五O年的作品的錯覺,才剛開始,就陷入了文字的歷史時間之中。然而,困難的地方在於,那是一個不是古代,也不能算是當代的時代,現代的時間其實很長,因為現在的社會進步(或許是,至少科技的發展是,科學的發現是,社會價值觀流變迅速)的很快,很難掌握那個時間點的(日本)人,生活是什麼樣的狀況,恨不得手邊有簡單的歷史資訊供我參考。
可惜那會打擾讀書的樂趣,所以我放棄。
「嗯嗯,我們所見聞的一切都是假想現實。那是否為真正的現實本人完全無從判斷。」(p. 344)
因為不想看到,所以看不到;因為不願回想起,所以記憶被過濾。懷胎二十個月以及無緣無故從密室人間蒸發,最後解開這兩個謎團的答案,其實就在前頭幾章那一問一答之中,只消在現實和夢境之中,找出相符合的點,解答便能出現。難的是故事中的「我」也深陷其間,使得感性的讀者一步步的與關口一同踏入記憶的漩渦之中。言語引導但也誤導,能讓人安心卻也能讓人放不下心。待謎團解開,彷彿前頭所有的敘述都如同夢境一般,作為讀者,我用力被搖晃著,耳邊傳來一句話:「醒醒啊,醒醒,這不過是場夢罷了。」所有的妖怪傳說和心與物都只是點綴,說出來的故事像是一張張賽璐璐畫片,單薄的無力,完整的連接卻出現驚人的力量。
叮的一聲,風鈴響了。(p. 49)
(這是我喜歡的過場。)小說中四個重要的角色,看起來都有他「怪異」的地方。實際上,卻又還不到「怪人」的程度,應該說「有個性」會比較適合。在紙本上,角色已經不是平面的,而是凸出來的,關於外表的部分,並沒有大篇幅的描述,但在言談之間,角色的形象,人物的輪廓,清晰的浮現在腦海之中,動作、神情都顯得獨一無二。或許和角色的個性安排有關,正因為差異極大,這就是他們的最大相異性,也是最大相同性。軟性和硬直的角色對半,恰好形成互補的作用。使得故事活潑?並不適合這麼說,就說角色的辨識度高,讀起來不會全部黏在一塊,對話分明。
我一向對有一定厚度的書有某種恐懼感,怪的是《姑獲鳥之夏》在讀到三分之一時,我卻希望它能再被我多讀久一點。但這純粹只是妄想,結果故事到了最後一頁,我乾脆回去從第一頁讀起。看的時候作了許多記號,真正寫心得卻沒一個點被我拿出來寫,並不是發想太多,而是「就這樣了」。那些被標記的重點,到頭來還是閱讀中間的趣味,說出來了,便沒什麼有趣了。
- 購書連結:讀冊
相關連結:
《姑獲鳥之夏》宣傳短片/獨步文化
相關文章:
【虛擬的愛─當代新異術】~從現在起,你的工作是安慰ㄛ~/小狐(關於劉世芬作品《娃寶的故事》及《天使的禮物》介紹和感想)
[書談] 世界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柔軟曖昧 – 姑獲鳥之夏/龍貓(連結已失效)(文圖並茂的介紹,不長篇大論,完全切中本書要害)
耳朵閉不起來/amateur(連結已失效)(《姑獲鳥之夏》一書,京極堂理性的妖怪推理方法)
姑獲鳥二度之夏/寵物先生(那個「推論錯誤」。本文來自「獨步文化部落格」)
恭喜恭喜,去看囉。(跟著轉)
我終於寫了第一篇心得!~~~轉!
嗯,我是沒有看過舊版的啦。^^a"
不過正在看的電影版那個晃啊晃的鏡頭,的確能感受到幾分暈眩。
所以說啦,有時候同樣是做翻譯,不同的翻譯作家給出的感覺還是不同的。
一直都說 舊版的翻譯文筆有多差
但那股 暈眩坡 的頭暈目眩感
關口透過厚重眼鏡所看到的扭曲的夢境 現實 與改編的封鎖 的記憶
也是在舊版的不連續斷句中 有了種種暈眩感
新版的翻譯文筆洗鍊
但頭暈的感覺也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