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情感永恆長存,電影《12月的男孩》
12月的男孩(December Boys)
原作:Michael Noonan
導演:Rod Hardy
編劇:Marc Rosenberg
演員:Daniel Radcliffe、Teresa Palmer、Christian Byers、Lee Cormie、James Fraser
台灣上映日期:2007/10/19
在天主教教會中的孤兒院共同長大的四個十二月出生的男孩們,是最要好的夥伴。就在他們生日的那個月份的夏日(故事背景在南半球的澳洲,所以十二月是夏天),四個人同時受邀到一對教友夫婦位於濱海的家中渡假。原本只是個單純又令人期待的旅行,卻因為海濱的總總人事物,讓他們更加的成熟,更加的認識這個世界的美好與苦澀。
電影開始是藉由故事中的角色,成年之後的Misty的聲音來做旁白,以成人的觀點回頭來看兒時的記憶。教會孤兒院的規律生活,等待被挑選領養的緊張感,影像稍嫌緩慢的流逝;可正當覺得這會是一部沉重的電影的同時,場景轉換到就寢前熄燈,怎知這修女燈一關、人一走,安靜的孩子們突然燥動起來,拿出偷藏的香煙和色情圖片(內衣廣告?)等違禁品,背景音樂突然轉為熱鬧的搖滾,讓人不禁發笑。
其實電影故事本身是相當平淡的,比起高潮迭起的好萊塢片可能沒有意外性(不過有一幕場景真讓我以為這部電影其實是恐怖片(笑)),也沒有突然扭轉全局的大事件;不過其實這種平凡才是最真實的。都是一些青春期、少年期日常會發生的事情,對於情感的轉折和成人的不信任感。所有情緒的爆發都不會太過於爆炸而顯得矯情,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憤怒,夾雜點不安和心虛;無論是對親情的認知,友情的認定,還是愛情的青澀與甜蜜;離去與遙想。雖然結局都是能被設想到的,但絕對不是那種老梗的逆轉或是童話故事般的美麗,而是真實人生的起伏變化,最後澄清了誤會,了解到自己要的是什麼,劇中的四個男孩像是經過了感情認知的洗禮,以一種更成熟的姿態面對自己的生活。
私心的喜歡電影配樂中的英式搖滾,屬於那個年代的豪氣與天真。還有結局那心連心的那一刻,過去與現在,人生與轉變,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永遠無法忘懷的重要的、美麗的記憶,永遠停駐在那時那刻,那個夏天。
相關網站:
《12月的男孩》官方網站
(感謝樂多活動組舉辦的「尋找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粉絲 12月的男孩」讓我有機會能搶先觀賞到這部電影)
是啊是啊,那時候我就常看到你在lunaj家出現哩。
不過參加這個活動我是用我另一個網路暱稱和日記部落格這樣。XD
這部電影我是和栞一起去看的,或許真的有看過也說不定,科科。
現在才發現上川森也有去那次試映會
說不定我們有見過面XD
原英文片名為《December Boys》
下週五正式上映,是部適合全家大小一起觀賞的片子哩。:")
好像很好看的樣子 🙂
能請問它的英文名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