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視覺與記憶的交替,《複音:李明維、謝素梅雙個展》
複音:李明維、謝素梅雙個展(Duologue-Exhibition by Lee Mingwei and Tse Su-Mei)/台北當代藝術館/10.27-12.16, 2007。
- 走入【標準視平線】的展間,讓我有些錯愕,扭曲的植物根莖搭配上全白空間的紅色橫線,不禁讓人想從那條線的角度觀察這些看起來歪斜的怪異盆栽。放置在樓梯旁角落的
- 【鞦韆】依照一定的幅度擺動著,剛開始不以為意,因為知道是個由機械構成的動力裝置,然而越是將注意力放在上面的時候,彷彿那陣擺動是自行運作,透過霓虹燈管的光線,透出有些靈異的味道。
- 【客廳計畫】有「家」與「人氣」的溫馨感,卻因為展示空間的關係,絲毫沒有「侵入」的不安感,但是否也透露出試圖真實但無法完全搬離複製的狀況。
- 【名人-仿川端康成】像是把小說中的描述以圖像的方式去呈現,印象中某個版本的《名人》這本小說封面,也採取了類似的簡約印象構成。
- 【檞寄生植物樂譜】白亮的閃爍相當可愛,讓人想隨著輕快的音樂發想出記憶中的精靈童話。
- 【迂迴之道】像是沒有牆壁的大型迷宮,又像是一個傳統的圖騰色彩鮮豔的撲灑在展場的地板,如果順著走下去,那份道路的凹折真有些混亂。
- 有著可愛貓貓超大臉照片的是【治癒失眠的聲音】,我一直相信呼吸的頻率是影響睡眠的重大關鍵,而這個作品替我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對比,或許能找出一隻貓的呼嚕聲帶我進入美好的夢鄉。
- 【魚雁計畫】的概念很簡單,但卻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共鳴,外部實際操作過的樣貌,能透過這類似儀式的動作達到虛構出的時空傳遞的功效。
- 【去留之間】有種幽幽然的感覺,走出展間的中學生說著一句:「很恐怖喔。」那樣的恐怖似乎是燈光、細沙堆積營造出來的一種空無感所給出的。
放設線 by 任大賢(The Lines by Jen Ta-hsien)/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11.9-12.16, 2007。
這個作品感覺像是把動畫裡面常出現的投影空間給具體化了起來。暫且不論作者的創作概念,我很喜歡整個空間給我的感覺,像是一種虛擬線條,卻能真實的感觸的到,雖然知道那是如何被搭建的,如果把自己丟進那樣的空間中,有種充滿科幻感的錯覺(笑)。
相關文章:
複音 李明維.謝素梅雙個展/Polly(連結已失效)(關於作品的純粹感受)
復音 李明維、謝素梅雙個展/hnigel(談談幾件作品的己見)
小記:總覺得這次看展覽都有種走馬看花的感覺,大概是自己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回家之後呈現出一種煩躁的狀態,加上寫不出東西的焦慮。很難去回想到底自己看到了些什麼,於是很片面的去把一些東西給紀錄起來。不過也有可能是沒有太多討論和想法的溝通(啊啊,但是還是要感謝陪我去看展的友人P,畢竟像我這種有「展場暗房恐懼症」的人,如果自己一個人觀展將會非常辛苦(笑)。),喪失了當下在場思考的立即性。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