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父母心。東野圭吾《徬徨之刃》

這是個讓人無法期待結局的故事。除非有奇蹟出現,不然絕不可能有皆大歡喜、心靈受到平撫的安穩結果。什麼都令人痛心。喪子的公司職員、計程車司機、民宿經營者和刑警,都有同樣的感覺,良知、法律、道德,緊緊的鎖住每個人的行動,思索成為行動的絆腳石。既有價值觀的崩壞及無法理解,造成溝通不良,思考無法同步,於是無法介入,無法理解。但卻又是一套屬於他們自己面對這個世界和社會的方式。多重擠壓的辯論,只是成為媒體炒作的議題,實際探討卻隱而不見。或許小說只陳述了悲觀的那面,卻不能否認這交疊價值觀的痛苦。

《徬徨之刃》故事由青少年強暴案件說起,劇情線路則在復仇與同理心之間交替。前些日子剛好讀了看了一些以復仇為主題的小說電影,但是都是著重在復仇本身的行為上;從某些角度來看,亦即不牽涉社會輿論和法律問題。《徬徨之刃》複雜了復仇行為的本身的各種變因,使得讀者的思考更難去偏向某一方,原因在於,他把中間的利害關係,某套不同的理論都說明的十分詳盡,是有兩難,作者也沒有擅自給予答案,卻不難看出是立基在功利主義下的分析方式。然而,倫理的探索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如此,在閱讀的時候,我反而不經意的去觀察到了可能是另一個主題的重點。就是父母親對於子女愛護的情結。先不論那樣的「愛」可能是逃避或是假象(自己的兒子犯罪卻不承認,有可能是要劃清界線或是規避責任),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青少年犯罪懲罰的不同聲音,然而對於自己孩子的疼愛與不捨,卻是站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無論是乖巧的女兒,怯懦貨暴力的兒子。這樣的想法卻造成了事件發生之後相悖的部分。A的兒子殺了B的女兒,A為了自己的孩子所以作偽證,B為了自己的女兒而試圖殺掉A的兒子。循環的結果自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印象中閱讀東野圭吾的作品,對錯的衡量,或許有兩難的地方,不過原因都能劃歸清楚。然而這本《徬徨之刃》好像給了較多的不確定的點,層疊的人物與事件,要讓讀者反思的事實也就不那麼顯而易見了。

(感謝皇冠文化集團何小姐與友人S080119)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