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幻術。Gregory Keyes《非理性時代-牛頓加農砲》

這本書,比想像中有趣。

雖害怕可能會被過多的專有名詞壓死,但又對牛頓鍊金術主題有莫名的期待,最後還是報名參加試讀。結論是:非常好。而且最好不要有太多科學知識的包袱,對小說中所啟用的歷史人物的理解,大概停留在中學時期那樣就好,不要想太多,當個故事讀就對了。如果嫌它太天馬行空,不如把書中世界當成真實歷史的平行世界,那會有趣得多。讓人不禁想起小時候看的日本動畫,借用歷史人物或是經典名著中的元素所改寫的故事。明明是那個年代的人,說話和思考都變成現代人詮釋意義下的對話。(其實有不少不是以史實巨作為賣點的古裝連續劇就常常有同樣的感覺)因此,其中的笑點和閱讀上輕快的樂趣,無須有太多的背景知識(或許還有可能會成為閱讀上的障礙?)。一來是你可以更加容易進入這「非理性時代」,二來是編輯認真,所有「比較沒那麼有名的有重大貢獻的名人」、諧音、比擬等橋段,都有親切易懂的註釋和解釋。如果硬要跳過,感覺上實在也不會造成太多的問題。

看到牛頓、伏爾泰、洛克、笛卡兒、萊布尼茲、法王路易等等,提到他們的學說和性格,以及人際政治。當與常聽到的軼聞相符時,總會讓人不禁莞爾。回想起在閱讀上類似的感覺,大概就是森雅裕的《莫札特不唱搖籃曲》。只是這四部曲的才完整完全的故事,必定揹著更大的陰謀。

簡直可以用歡樂來形容,真的。

光是書名裡頭的「牛頓加農砲」就讓我竊笑不已,總覺得是個充滿喜感的書名(喂)。感覺上就是加工惡搞的東西,當然在小說的內容上完全不辜負我的期待,從以太抄寫機的出現和使用理論就已經透露出好玩的氣味。

本書分成兩條敘事線。在英國波士頓(在美洲,那時是英國的殖民地)的少年富蘭克林,以及在法國凡爾賽的愛翠安。兩人各自因為不同的原因,在研究、實作與學習科學的過程中遭受阻礙。前者是被強制務實,後者則是女性身分使然。為了更加探索科學實用的世界,他們各自想出不同的辦法朝持續鑽研的路上前進,殊不知在這過程之中自己已經陷入了一場大型的鍊金術、魔法幻術與政治權鬥的綜合陰謀。是標準科學幻想的科幻(完全以理論直接造就實際,不用看到天才難熬的失敗),是想都想不到的魔法奇幻(有天使,有守護神,還有隱形鎧甲),而在書中,順利調和兩種類型的,便是活跳跳超鮮明的角色設定和人與人相處的故事情節發展。被妓女姊姊拿走童貞的小男孩,與熟女互相吸引;跟老醜國王上床的年輕女子心中的不願和無可奈何;女神會之中女子相處的曖昧關係;被猜疑的男人與男人戀情分手後的敵視…乾柴烈火、緊張刺激、臉紅心跳、引人遐思…(大誤)。

娛樂點滿點足夠,讀起來完全沒有思考第二層意義(隱喻)的必要性,或是需要專業知識理解的壓力。(這是個以太真實存在的世界耶!)

在《非理性時代》一書中的十八世紀(還有小部分的十七世紀末)其實挺符合我對那個年代的幻想,就像日本江戶時代的鬼怪,沒有人知道在那個時代到底發生了怎麼樣的事,或許被留存下來的官方文件都顯示在這段時期(啟蒙時期),科學與理性高漲,但在鍊金術魔法尚未完全消逝之前(同時,鍊金術作為自然科學研究的前身,到底是互相牴觸還是相輔相成?),兩者並存的世界必定相當有趣。印象中,當時的科學家在提出理論時,同時必包含完整的世界觀和物的流變方式以解釋科學原理,於是,誕生了許多同時是科學家、哲學家、政治家的人才。而運用這份多元和混亂而成的這本書,顯得充實且趣味富饒,添加捉摸不定的少男少女情感點綴(致力於研究不一定都宅在家呀),造就出在文字世界所呈現出來的另一個十八世紀的啟蒙時期。

(感謝奇幻基地出版事業080412)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