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印象與死亡幽默,筧昌也《死神的精準度》

死神的精準度(Sweet Rain 死神の精度/Accuracy of Death)/導演:筧昌也/編劇:筧昌也、小林弘利/音樂:ゲイリー芦屋/主演:金城武、小西真奈美、富司純子、光石研、石田卓也/台灣上映日期:2008/04/30(高雄大遠百威秀080501)

死神的工作,不是奪走他人性命,只是判定一個人是該繼續活下去,還是今世心願已了,可以死去。且非意外死亡不在其業務範圍之內。《死神的精準度》說的就是這樣一個「上班族死神」在工作時所遇到的故事。本片改編自作家伊坂幸太郎作品《死神的精確度》,將書中系列短篇方式呈現的故事串起,成為清淡描寫人面對死亡態度的一部小品電影。不過「清淡」二字似乎是決定於主角死神千葉的態度和死亡對他而言的意義。

因為是這樣的,死神不會死,所以對死亡的態度和我們這些會死的人類並不相同。雖然在工作的時候,他的模樣會符合那個時代,但觀念和對於詞語的理解,很明顯不受這世界的限制,自成一格,相當其妙。以至於本片在描寫死亡的感覺並不沉重,也不讓人淚灑,反而就像電影最後一個段落所講的,死亡的存在其實就像太陽的存在一般重要。

至於關於死的幽默,從第二段落的故事,黑道復仇,就能看見。無論是藤田對於「講義氣」的執著,或是在槍戰中千葉遇到的同事們。擄人的幽暗地下室,放置著色彩斑駁,壞掉的旋轉木馬殘骸,像是早就預告這場死亡對決對死神來說不過是場鬧劇,對無關事件的我們亦然。至於藤田臉上的口紅印,更是讓有專心注意劇中對話的觀眾發笑的一絕。

當然,無論何時何地,不看場合有音樂就愛聽的設定,是最明顯的。

上網查找,才知道這並非原著小說第一次改編成影音作品。《死神的精確度》也曾經在前年(2006年)以小說原有之短篇標題,改編成廣播劇。剛開始,我也很好奇。雖然原作是以系列短篇的方式去呈現,同時作品的短篇之間的關聯性也不小,但要製作成一個故事完整的電影,編劇會是如何呢?從第一個判定對象到第二個的段落,切點讓我有些不習慣,因為有種分離的過開的感覺。不過等接到第三個與老婆婆的故事時,小說內容合一的感覺就回來了。

編劇省略不少較為繁雜的部分,另外再搭起了角色間串聯感的橋梁。加上在電影一開始的小小震撼,讓人直接就能理解,本片中「死神」所扮演的角色。我覺得不錯的是,千葉的想法與人類(觀眾)的想法的區隔,有明顯的在電影之中顯露出來。例如,藤木一惠對於千葉抱持著一點喜歡的感覺,在快速逃離的那段導演運鏡的手法讓人完全感受到傳統浪漫的氛圍,同時跟最後選擇的畫面背景也有極大的關係。在最後一段老婆婆的故事中,把竹子變成了幫助老婆婆打理住家的機器人,增加了不少「未來感」,也區別出老奶奶所在的海邊鄉間的一種懷舊味道。

整部電影算是中規中矩,對於已經看過小說的我來說是如此。唯一讓我覺得在看電影時比較不習慣的地方,是大黑狗講話的時候,翻譯字幕出現的方式,放在括號裡好不習慣啊。但那純粹是跟電影本身無關的抱怨而已。此外…,我覺得金城武還是適合演這種多變的「怪怪角色」啊,有些扮相讓我忍不住想起了拍攝朱延平電影時代的年輕金城武(笑)。

《Sweet Rain 死神の精度》日文官方網站(連結已失效)
《死神的精準度》中文官方網站(連結已失效)

相關文章:
死神的精確度/筧昌也/路那(Go to the Moon)
旁觀者的抉擇【死神的精準度】/小智(奇摩電影)(連結已失效)


You may also like...

4 Responses

  1. 上川森表示:

    嗯,小說跟電影的味道不同。
    不過單看電影也會覺得相當不錯哩w

  2. 藍兒表示:

    看過了,其實我沒看過書,不過感覺不錯勒。

  3. 上川森表示:

    沒錯沒錯(猛點頭)
    金城武還是適合這種角色呀。
    至於赤壁…,我只要回頭想投名狀就已經悶笑了呀。XD

  4. 小八表示:

    我也覺得金城武最適合演那種有點無法進入狀況的角色(笑)
    這部片看完後我覺得我看赤壁會悶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