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分類
  • 0

北市偵探劇場,紀蔚然《私家偵探》

私家偵探
作者:紀蔚然
出版者:印刻
出版日期:2011/08/01
閱畢日期:2011/07/22

讀完之後,很想把模擬市民(sims)打開,創造一個人生經歷和吳誠差不多的角色。看會變怎樣(大笑)

戲劇圈的大學教授吳誠,辭了教職、離了婚,搬到臥龍街上開家偵探社。名片上的頭銜,印著私家偵探。家人不理解,鄰居視其為怪人,好不容易接到第一個案件,竟是調查同社區鄰居家中女兒躲著老爸的原因。在"查案"的過程中,穿插第一人稱敘述主角過去的回憶、人生感嘆,不禁讓人懷疑就只是個中年危機偵探。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終於為事件找到圓滿的答案。沒想到,社區竟然發生與其高相關的連續兇殺案,媒體蜂擁而至,卻非偵探社打廣告的好時機。一下是關係人,一下是嫌疑犯,身為"偵探"的吳誠,不管有多麼彆腳、菜鳥,這回要為自己的清白調查、推理。

偵探在臺灣,完全不夢幻帥氣,無法硬派耍帥。雖然主角很嚮往的樣子…(噗)。
一個臺灣現實環境底下的偵探。剛讀的時候,老是想到公視電視劇《偵探物語》裡,位於西門町的「阿卡偵探社」(登登登的主題配樂忍不住在腦袋中響起)。吳誠雖滿腔熱血,但現實環境的不得志,太過"真實"導致笑料不斷,對臺灣(尤其臺北)的精確描述,更添增幾分親近感。剛開始覺得主角根本就是個怪人,說話咬文嚼字、囉哩囉嗦,回想過去還帶著自我分析;沒想到越到後頭,越有人味,連髒話都出籠了。前頭營造的形象,完全成了最佳反差對比,這主角根本是兼任丑角來著(還好後段與警方一同的情節有扳回一城)。竟、然、有浪漫情節,不過好像覺得哪裡有些粗糙的怪異感。這絕對是故意的!!瓊瑤式的小少女戀愛是怎麼搞得啊~~有點網路愛情小說的味道(爆笑)。
老實說對於臺灣社會的描寫,臺北市市郊(?)的街坊敘述,其趣味性大大壓過推理情節。有幾個讓人莞爾,或直接噗哧的句子或標題。像是,『除了政治謀殺,台灣鮮有破不了的懸案。』、『平常東西隨處亂扔就有這個缺點,真正需要它自然會躲起來讓你找不著。』,以及標題〈我要不是在警察局就是在家裡〉。太棒,裡面有很多身在臺灣的人才懂得的梗。有趣之餘,不免擔心這本若翻譯成外文,外國人是否理解其間的笑料。(糟糕,想太多。這本看完真的會忍不住想跟著耍寶)

以上的介紹似乎不自覺的把《私家偵探》一書寫成主題不明確的故事。不是啊!是能被說的的點太多,搞笑跟認真都很有看頭。描寫媒體現象更是一絕(那是容易觀察到的部分。至於警察與警局的描述,就不知有幾分真,不過腦袋很自然的想到電影《眼淚》裡,低階員警日常的場景)。 
差點忘了,裡頭還有些主角吳誠對連續殺人犯的簡單整理和分析,這些內容還頗有趣。

試讀本上引用《巨人傳》裡頭的句子,某種程度上讓人誤判本書的調性。冷硬派?不,是熱(情)(溫暖)軟派。有情有義的街坊朋友太可愛。嫌犯和警官的心理對戰也頗精彩。偷看一下新書書封,差不多就是那種感覺了。故事的描述進行,還真的只有可能發生在臺灣。別的地方沒有啦!

(感謝印刻文化楊小姐)

閒聊:早知道應該一看完就生感想。隔了一週才寫,可能無意間落掉很多也說不定(呆)。出乎意料的一本,會忍不住失笑出聲的類型(反而覺得捉到兇手那段有點沉)。對臺北東區不算熟,不過六張犁、麟光站,淨是一些熟悉的名稱(過去的通勤路),能想像那兒的模樣,場景模型很容易在腦袋裡顯現。增加幾分真實的親近感。至於"一代佳人",因為知道真有其店,店面的特色和小說中描述如出一轍,真想讓人找機會再去光顧呀,完全達到宣傳效果欸!到底有沒有收廣告費啊?!XDDD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