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行的意義,Hattie Dalton《尋找第三顆星》

尋找第三顆星(Third Star)/導演:海蒂道爾頓/編劇:Vaughan Sivell/音樂:Stephen Hilton/主演:Benedict Cumberbatch、J. J. Feild、Tom Burke、Adam Robertson、Hugh Bonneville/臺灣上映日期:2011臺北電影節(20120124)

  在除草機刮起的碎葉的畫面裡,過29歲生日的男主角James,緩緩道出因癌症生命剩下不到一年的事實。家人的反應,朋友的幫忙,一切一切,在白日的斜陽下顯得燦爛模糊。James同友人Davy、Bill和Miles踏上前往貝拉方德海灣的旅程。或許那是James最愛的地方,充滿回憶的地方,畫面片段不時出現在貝拉方德海灣的景象,多數時陰鬱,卻也有美好歡樂的情景。前往海灣的路,比想像中崎嶇、漫長,片長不到一百分鐘,有嬉戲打鬧的鏡頭、幽默的台詞,卻時時感受到一種壓抑。大概是清楚不管過程如何,是完全不可能出現奇蹟的影片類型。人生的意義;死後的世界;回憶再現,以為這會佔去電影內容的三分之二。出乎意料的,老梗加上不同的說故事方式,很棒。
  戲份最多的是主角James,但故事都在其他三人身上。隨著旅行的步伐,James用犀利的聊天開場,刮騷出他們不願意面對或坦白的現實,一點一點,在不同的旅途意外上,吐露的更多。Davy被裁員後,照顧James的心境;Bill面對長年交往女友和無法改變生活的無奈;Miles工作的瓶頸,以及來自其父的壓力。沒有辦法說出的那些,在閒聊中透出些端倪,直到後續的對話,才得到證實。
  覺得是James留給這群朋友最後的真心,坦然面對現實的勇氣,雖然是有些殘酷和激烈。開始時不懂他為何要這麼不留情,執意直搗最痛的核心。而後,發現用意為何,煞時被感動同時心酸。沒有狗血的嚎啕大哭、勵志情節,給出的是種真實狀態,卻有超現實的感覺。過美的海灣景色,不會髒的白色毛衣,James夢境中的景象,火焰映在雙眸的影子…。終途,只剩旅行的必需品。

  說起來,這是一部很標準的"影展電影"。就是早些年一般人對影展會播映的片子印象的那種電影,文藝劇情片。有很美的畫面,手持拍攝的鏡頭,實地光景的運用,沒有太過明顯高潮迭起的情節,單一主線,單純的主軸,充滿浮游感的配樂。演員的表現清澈直接,自然不做作。差不多就是這種味兒。中途有段一直讓我很在意,為什麼要拍夜晚沒有生火,那種畫面髒髒的感覺,等到看到後段,才發現是拿來對比用的(?)。另外,不太懂安排尋找棕色黑武士模型的老人的用意(感覺是很特殊的一段,也可能是想太多所以參不透XD),大概想講人生不過如此,不用深究也不必太認真。

相關文章:
【電影】尋找第三顆星 Third Star/【ES】(-Dear wonderful world-)
台北電影節:尋找第三顆星 Third Star感想/小雙(雙重樂趣‧雙重下巴)

閒聊:以上寫得差不多後,去翻翻網路上的感想,發現自己的感受力和分析力超低落,頂多剩下記得難忘場景。沒有認真去想片子想要表達的東西,忘了所有安排都該是有意義的(目光都在影像的呈現上)。多想一點,可能這是此片成功之處,忘掉電影身為一個電影的目的性,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