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苦、情,Michael Winterbottom《裘德悲歌》

裘德悲歌(Jude)/原作:湯瑪斯‧哈代《Jude the Obscure》/導演:Michael Winterbottom/劇本:Hossein Amini/音樂:Adrian Johnston/主演:Christopher Eccleston、凱特溫斯蕾、Liam Cunningham、Rachel Griffiths/英國上映日期:1996/10/04(20120304)

在農村教師Phillotson的鼓勵下,主角Jude努力自學,為了能到鄰鎮的大學求學。先是激情,而後婚姻。當Jude抵達大學城,新的戀情看似領導生活進入新的可能。然而,接二連三的挫折,與多變的情感波折,使得Jude再度陷入困境。改編自哈代的作品,稍微瀏覽原作的簡介,情節改編甚多,是標準容易把原作和電影版拆開來看的類型。影像的開頭就是抑鬱的,壓得人喘不過氣,也明顯點出主角Jude愚直的個性,而後貫穿整齣戲,使得從某個角度看來悲苦慘敗的人生有了解答。會因為情節而感到悲傷難過,卻很難同情任一角色。自私、不理解、一意孤行與社會眼光的雜揉。

本片另一個譯名是《絕戀》,應該是個以愛情故事為主線的人生故事。

凱特溫斯蕾的角色Sue,徹底表現出「女人心,海底針」。有想法、有衝勁,有不畏社會輿論的勇氣,卻意氣用事,無法堅持到底,更詭異的是,對外人誠實卻對孩子說謊(最後這點,我怎麼樣都無法理解)而Eccleston飾演的Jude,看起來腳踏實地,努力從挫折中振作,對現實有所不滿,也是默默忍受。他保守認份,但從回到大學城那段看來,心裡還是嚮往年輕時想要的生活。相較於Sue,是隱性的夢想家。渴望安定,大於內心愉快卻顛沛的日子。

剛開始看得時候,會覺得這些角色很笨。如果學習是愉快的,何必要學歷的肯定;如果追求的是肉慾,何必要一段不愉快的婚姻;如果婚姻是破碎的,何不離婚;如果孩子是負擔,何不避孕;如果愛是肯定的,為何要弄得若即若離,胡亂責備他人,負氣的選擇本該自行承擔;如果承擔不起實話所招致的後果,就該說個白色謊言。但放入該時代背景下,八成都能理解。正是個在時代中掙扎的悲劇故事。也不是說背離時代走向就是錯誤,但眼光不夠遠,價值觀無法相通,又努力掙扎就成這樣了。

回到電影跟演員本身。雖然對劇情多有吐槽(毆)不過挺喜歡片子整體的畫面呈現,尤其是開場那段黑白影像,到Arabella決定離去那段。不用太多的台詞,就帶出氣氛,展現出當年沉默以對大於反抗言語的世界。然後凱特溫斯蕾的表現超!讚!不怎麼喜歡這個角色,可是他演得好棒喔喔喔,足以壓過男主角的鋒頭(爆)。原來’95就因為李安的《理性與感性》小有名氣了,所以’97的《鐵達尼號》是發生什麼事了,在裡頭就像是剛出道的年輕演員啊(???)。至於Eccleston(不忍說怎麼樣還是為了他才看這片的)則是整體的表現亮眼,畢竟是主角,在觀眾從頭到尾都跟著跑的狀況下,一連串人生起伏的悲喜變化很棒,尤其是年輕到中年,眼神與情緒的對比。還有演出小Jude(主角兒子)的Turnbull,是一號表情萌角。應該是導演的安排,完全表現出那種,孩子眼中完全沒有情緒變化,所產生的殘酷感。最後提一下David Tennant演的學生,真是聲音比臉還好認的角色XDDD

相關文章:
《无名的裘德》:被拒绝的奋斗人生/芷宁(芷宁)
上帝對愛情開了個玩笑-電影《裘德悲歌, Jude The Obscure》/盧玉文(Yu-Wen.com)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