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團劇團+大阪大學機器人劇場計畫《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

看過《完全演劇手冊》後,得知青年團會帶著有機器人演出的劇目《三姊妹》來到臺灣演出,超級開心。幾個月後就能驗證「安靜的戲劇」的魅力。記得去看《三姊妹》時有看到在影廳裡見過的觀眾,還有跟朋友去看的小劇場的演員。第一次感受到圈子不大(應該說比想像中小?)頗奇妙。

以下是當年剛看完的簡單紀錄,外加演前另行安排的平田導演和石黑教授的對談。原噗在此,發表於2013年8月25日。
雖然很零碎,但是現在要補充大概也很難,如果有想到什麼再多寫進去吧。先放上兩篇網路上翻到的感想和介紹。給有興趣,但是不幸(?)點進來的捧油,這裡有傳送門:



昨天看戲,比較特別的經驗之一是要求電子產品關機,因為會影響到機器人的連線操作。
下午座談,有人問導演,萬一機器出狀況了怎麼辦?導演說,就跟用 PC 一樣,重開機再試。開機時間大約是三分鐘,所以有準備一套三分鐘由真人演員填補空檔的備案,要是再不行,他會出來跟觀眾道歉。另外,機器人的動作操作,以五分鐘為單位。

演前導讀,有提到本來平田導演在這系列加入機器人演員的創作裡,都只使用高度一米左右的小型機器人。開始加入人形機器人,是石黑浩教授的提案。(之前參加台北藝術節活動,聽到的演前導讀,大概跟手冊和網站上的簡介差不多。這場的導讀人有另外準備講稿,聽到不少額外的資訊。因為是自由入座,等候入場在排隊的,不見得對導讀有興趣,現場比較吵雜,很多段落聽不太清楚,好可惜)


演 Muraoka 的應該是 Robovie-R Ver.3。
完全是用外見判斷,而且價格跟石黑教授講得差不多


演人形機器人版育美的是 Geminoid F
聽說南小姐穿戴的領巾跟群子賣得很好。對人形機器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實驗室」、「很新鮮」的階段,其實已經漸漸運用到商業上(啊不就可以互動的櫥窗模特兒)。

之前聽說平田導演的作品被稱為「安靜的戲劇」,看記錄片沒什麼感覺,而且覺得寫實應該會很吵吧(像是台詞重疊之類)現場看戲終於解開疑惑。超安靜的…真實到很像在偷看別人的生活。對白少了常見的抑揚頓挫戲感,很多地方讓人坐不住,是好的那方面。

因為三姊妹裡,不少大學裡的角色(教師跟研究生),導讀人提到,平田導演早期有個場景在大學研究室裡的系列劇作,是從佐佐木倫子的《愛心動物醫生》得到靈感的,讓我好在意。

先讀過劇本才看戲的,知道是個有點悲傷的故事。劇情到了後半,人形機器人 IKUMI 控訴他父親生前的同事,在場的客人丸山教授,曾對她性騷擾。現場好多人笑了,當下完全不能理解(抱頭)。後來想想,應該是前面有舖梗的關係。有一段 IKUMI 突然聊起麻將的事,峰子認為是轉移話題,中野覺得是機件故障。認定中野想法的觀眾,就會覺得 IKUMI 後面的發言是故障導致的胡說八道吧?

劇裡有不少看起來簡單,卻很有趣的部分。
Muraoka 的設定是舊型的家事機器人。劇裡他去買菜晚歸,跟家人說到是遇到鄰人的機器人。明明用迴路就能做情報交換,遇到了還是忍不住聊起來。Muraoka 離開後,大姐說機器人進化了呢,二姐回說越來越像人不能說進化吧。應該說是退化?或後段,家人請 Muraoka 隨便決定座位,可是對他來說「隨便」是最困難的,得「努力隨便」。

聽說石黑教授的人形機器人這幾天在澳洲工作(根據當事人所說,反正演講就是在台上講話而已,Q&A 時間再利用網路連線,跟現場的聽眾互動),平田導演開玩笑說那是因為石黑老師想去九份玩,所以跑來台灣,讓人形機器人去澳洲(笑)。


試著把演出前一天下午座談還記得的部分寫一下。
兩個小時的座談,前四十分鐘左右是石黑教授的簡報,其他時間都開放給現場提問,早知道就先準備問題了,嗚嗚。
主持人是藝術總監耿先生(準備的玩笑似乎有點梗不足😂),翻譯是去年在《桂春蝶落語秀》看過的那位(過程毫不浪費時間,觀眾邊提問他就邊譯給身邊兩位來賓聽)。

簡報「人形機器人與劇場」內容主要說明,為什麼會把機器人跟人形機器人運用在劇場上,目的是什麼,達成的效果為何等等。


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不過把人形機器人放在適當的情境下,真實性提高,也能取代某些「人」的工作。這裡介紹了落語大師人形機器人,在適當的會場佈置下,顯得真實。將無形的文化財,轉為某種「有形」的狀態。

要機器人聽懂且理解他人的話,是最困難的。有幾個簡單的互動方式,像是在百貨公司櫥窗裡的 GeminoidF,有設置感應器,能因人群走動,表情和動作有所變化。

另一個實驗場景,是請美髮師在劇場裡替人形機器人剪頭髮。剛開始美髮師顯得不自在,要開始剪的時候,還問工程師(工作人員?)要替機器人剪什麼樣的髮型。對方回答,請他問「本人」,一陣有趣的對話就開始了。到後來會覺得跟美髮師平常和客人聊的內容相去不遠。還有一個場景是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的對話。兩方都置入相同的會話程式,雖然對談之中,多數是鬼打牆。不過能成立的對話,看起來就像他們真的在講話一樣。
日常就像不斷在演戲,只是在不同的佈景、情境下,如果把這些都設定好,機器人就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再現人的姿態。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