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跟宜蘭那麼不熟(下)

在宜蘭玩耍的兩天半裡,除了連鎖便利商店和速食店,還有第二天去的菓風,其他地方都是開紙本發票。不管是喜互惠、金車或是蘭博館裡的伴手禮區。讓我這個從市內電話只有六碼的地方過去的人感到相當不可思議(爆),果然和宜蘭超級不熟。

【前情】原來跟宜蘭那麼不熟(中)

第三天起得比較早,卻是所有人中最晚起床的。下樓發現早餐都快準備完(炸)。
荷包蛋、吐司和炒泡麵,乍聽之下是奇妙的組合,但是重口味的早餐配個熱茶剛剛好。
這天天氣突然冷起來。雖然氣溫降低在預料中,不過在室內都可以明顯感受到變冷,很難想像外頭氣溫跟前兩天差多少。
多穿幾件衣服,或穿上厚外套,收好行李。一行人退房後,往宜蘭火車站前進。

領了牌,直接從火車站後站穿越到前站。看到投幣式寄物櫃本來要直接使用,被現場工作人員說「我們有行李房啊,可以寄那邊」之類的話。本來就在猶豫要寄櫃或寄房的大家,決定從善如流。算過件數和大小,自己擺放並繳費後,獲得領回用的收據一張。大大小小的行李合起來平攤,一個人只要40元,好便宜。忘了拍收費標準,借用友人的推。

在車站等待下一班往頭城的車,前往今天第一也是唯一的目的地,蘭陽博物館。
這時完全忘記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頭城是往臺北方向,而且是我們回程搭的那班自強會停的站。應該把行李寄在頭城車站的啊啊啊啊啊!還好不是剛寄完行李就想到……不然一定更嘔(至少我個人應該是到回程搭計程車,司機問我們到宜蘭車站是要回花東嗎?才驚覺欸不對啊)。這告訴我們要出去玩,不管再怎麼想廢還是要把交通的功課做好來。


頭城車站屋頂裝飾似乎故意做成像蘭博館的樣子。
按照官網搭乘大眾運輸的建議路線,從臺鐵車站穿過頭城老街,沿著實在是不怎麼好走的大馬路旁人行道,花了超過20分鐘到達蘭博館。中間還出現叉路卡關,標示僅供行政人員進入的小徑,其實外側就是一般遊客可以走到建築本體的路線。

想說是沒逛過的博物館,來就看,覺得無聊還可以看看建築。除了勤快的友人有查特展主題,其他一概不知。也就沒想到佔主要展覽空間,四層樓的常設展如此好看。講述宜蘭的生態環境、歷史人文,造景以外還有實景,是個能夠好好了解宜蘭的地方。好喜歡也覺得好需要像這樣具有當縣市、在地特色,生動活潑、展演有趣的長期展覽。用一點時間,對這個地方多一點了解。目前身在西部的觀光大縣,也好希望有類似的展覽甚至博物館。貓裏不是只有客家文化和石虎啊

 
蘭陽博物館的建築不管裡外都好好看。看過常設展才知道不遠處就是烏石港。

常設展一樓有個小小的簡報廳,裏頭播放蘭博館誕生的歷程。
建築師說外牆是石板和金屬板交錯拼湊,晴天時看起來相似,若遇雨,石材吸水,金屬材質則否,能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金屬的部分會特別顯眼。這樣就已經覺得夠有趣,沒想到出了展廳和友人閒聊,才知道稍早錯過進展廳前的建築外觀介紹板,外牆的拼板不單只是按照美感設計,而是從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音符轉化而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四季」也是蘭陽博物館的主題之一吧。難怪館內有「四季音樂節」的定期展演活動。

逛蘭博館好像挺充實?似乎如此。
現實是邊看邊覺得「我快睡著啦!」只能到處尋找有趣的展品,分享限時動態,想辦法撐住。搞不清楚怎麼會那麼想睡……。走到禮品店和用餐區,才想起來今天還沒喝咖啡!為什麼在宜蘭車站等車時沒想到要買杯拿鐵!


考慮30秒,還是決定買這一杯120元的拿鐵。只求不要難喝。(標準低成這樣)

大家逛完陸續集合,利用時間買這幾天沒機會買的土產。最後走到外頭看看景色,蒐集完照片,搭計程車離開。
話說這幾天叫車,都是聯絡民宿房東給的當地計程車行,基本上都頗順利。從蘭博館回宜蘭火車站這段路,本來也想叫同一間,但可能是要從宜蘭市區發車吧,需要等待的時間太長,最後急忙去搭博物館外排班的計程車。還好時間抓得剛好,能在麥當勞買個晚餐,走回車站領行李搭車。至於麥當勞把飲料裝錯袋,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