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YouTube 影片的毛。
現在是只要有隻手機,可以上網,就能建立頻道,把影片傳到 YouTube 的年代。
不知道到底有多少 YouTuber,多少正在經營更新的帳號。暫時想成10到12年前,blog 興盛時的樣貌。
於是只看單支影片,不固定追蹤某個頻道的新片,似乎再自然不過。也就知道為什麼提醒觀眾「按讚、分享、訂閱,開啟小鈴鐺」那麼重要。又或者已訂閱,但是當成書籤,其實久久才看一回。有太多感興趣的內容,有太多可看的東西,還有神秘演算法的推薦。空閒的時間有限,很好奇大家觀賞 YouTube 的取捨。
單支影片的標題有趣,就隨點隨看。
有訂閱的頻道就全部追,也可能只看特定的單元影片。
偶爾看起某支影片,接連著看同個系列的片,一支接一支,直到非得離開不可。
不過很可能就那一次。但是也有機會成為頻道,或相關類型的忠實觀眾。
之前和朋友聊,說我不看某個頻道,或某位 YouTuber 的影片是什麼原因。都是些很普通的理由,卻讓對方認為有些不可思議,以至於覺得自己大概毛很多才會這樣(爆)。就來寫篇廢文,聊聊這個吧。
基本上不看只對著鏡頭講話的影片。
理科太太爆紅的時候,有試著看,但是試了兩支,都是看到一半就關掉。只對著鏡頭講話太無聊。之後應該有改變,但是就…… 錯過了。也因此單人說書的影片我也不看,除非有附加動畫,或是有兩人以上的互動影像。知道有些人把影片當 Podcast 聽,所以不介意。類似的狀況對我來說頗難得,因為聽東西也必須夠專心才聽得進去。
一旦被雷到就很難再回頭。
目前只發生過兩回。發現口味相去甚遠,劇本用詞過於強烈,在兩支影片過後放棄看囧星人。經歷過加點吉拿棒初始的公關危機,棄追看過好幾支介紹影片的超粒方。不過是公關危機嘛,前陣子在想要不要回鍋看他的影片,但是聽朋友說他喜歡嗆觀眾…… 那還是不要好了,搞不好會有二次雷。
單純沒有對頻,不管身邊的人覺得好不好看。
這理由應該是最普通,很多人也有經驗過。或許就是為什麼大家會推書、推劇、推電影,卻很少有人推薦特定的 YouTube 頻道,頂多覺得單支影片不錯,貼出來分享。
很多人進行創作,類型、內容、風格,多元豐富,好處就是錯過也不要緊,不用花時間等待。透過觀眾贊助製作的精良知識性影片值得一看,曝光宣傳導向的廢片也能放鬆隨意看。就算毛很多也是完全沒關係的吧。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