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火劇團×平田織佐《台北筆記》
2017/9/16 的舊文,網誌寫作復健期間發於 tumblr。為便於紀錄,全文未改動搬移至此。
-
《台北筆記》改編自平田導演二十三年前的作品《東京筆記》。這是為將要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版《東京筆記》集合東亞各地演員演出的前導企劃,除了與台灣劇團合作《台北筆記》,接下來還有在泰國演出的《曼谷筆記》,與菲律賓的《馬尼拉筆記》。故事背景為歐洲戰爭多年的近未來,具歷史價值的知名畫作被送到東亞各國避難。整齣劇,便是在這展出避難畫作的美術館大廳一天之中發生的事情。
雖然說是改編,但劇本方面只改動了一些人名與地點,其他與原版的《東京筆記》沒有太大的差別。
有過前年看《蛻變》的經驗,進場前其實有些擔心。不過當劇裡第一次出現台詞重疊的畫面時,發現一切都不用擔心了。「如日常對話般的台詞」果然是要熟悉的語言才容易進入。這回的《台北筆記》又再次讓我接收到當時看《三姊妹》那種彷彿窺視他人生活的感受,尤其場景設定在美術館大廳,觀眾就像坐在大廳裡的其中一位參觀者,聽著、觀察身邊人事物的變化。
這些對話裡,有些容易讓人得到共鳴,捧腹大笑或悲傷感動;有些講得曖昧,任由觀看者自行想像。只是在各個角色的對話中,除了反映過去、現在、未來不會有太大差異的日常(寫報告的女大學生、捐贈父親遺作給美術館的女性、相約吃飯的一大家子,以及熱戀中的情侶跟關係不明的男女),還有好像很遙遠(沒有實際參戰)又好像很近(發戰爭財的公司)的歐洲戰爭。另外從兩位偶遇的"前"反戰青年的對話中推理出"激情已過,莫可奈何"的情緒。
演出後的QA,有觀眾提到《台北筆記》不夠"台北"的問題,最明顯的便是在台灣大家不可能只用國語溝通。導演當下簡單回答,戲劇建立在跟現實有5公分的差距上。後來想想,盜火劇團的團長有提到,這次的演員徵選,是面向整個華語地區,甚至有日本演員參演。劇本來到台灣的詮釋,是透過跟演員們的工作坊,若演員來自各地,也只能遷就大家共通的語言,來協調出適當的節奏。不知道該說可惜,還是無可奈何。(同時聯想到劇中提到,怎麼能說戰爭是沒辦法的事,但實際上面對遙遠的戰爭,大家都無法說出任何積極的話語。只能沉默以對。)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