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筷非彼筷,《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讀《筷:怪談競演奇物語》是個很神奇的過程,可能就是所謂的會怕又愛看。

忘記最初的期待是什麼。應該是單純有喜歡的作家參與企劃,封面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對恐怖有些卻步。尤其可能會有以臺灣為背景的描述「會不會看到不敢睡啊?」剛好最近有時間看小說都是半夜一點過後。很想快點看完,但是每次開書都戰戰兢兢。讀著讀著,好像要朝靈異恐怖發展,或是自己精力不足,容易疑神疑鬼時,便速速將書闔上。

第一篇《筷子大人》是經典的日本怪談風味。

想著《珊瑚之骨》有著令人發毛、貼近兒時經驗的「請神」儀式,又有家庭壓力的現代鬼故事,以為會以駭人的翻轉事件收尾⋯⋯結果!居然!的確是出乎預料,但是轉過180度(到底在講什麼)。

《咒網之魚》像另一個開端,更加貼近當代生活的社群網站傳播效應及網紅文化。看起來是有「人」在搞鬼。描繪的場景和「鬼新娘」訊息讓故事中的人物毛骨悚然。不過有解謎的期待,也真的揪出兇手。鬆口氣的當下,沒料到未知再度帶來恐懼。

以為雙線敘事的《鱷魚之夢》是使用前面「傳說與咒術」的獨立故事。

這時才發現《筷》不是單純的多位作家共同主題短篇集或故事接龍,是能看出特色的連作!

開始收尾了。透過角色道出緩慢悠長,似真似偽的過往。善用前三篇鋪陳的情節,各種巧合處理的十分自然。
奇幻的趣味漸漸透露出來,同時和現實掛勾,有跡可循。讀完小說後還有追索幕後的樂趣。

應該到這裡就結束了吧?很好奇最後一篇《亥豕魯魚》怎麼收尾。
說超級歡樂好像不太對,應該是相對感受。
悲劇都是引自前面的篇章,整理出「真面目」幫讀者補完想像,或是根本沒想過的真相。
此時腦中出現《Doctor Who》的主題曲(慢著)大概就是這種緊張刺激又有些恐怖的味道。懂的人就懂。(喂)

超級讚的閱讀經驗,以超值包的方式體驗多位作家筆下的故事,非常滿足。
謝謝使之成真的幕後大大們,還有辛苦調整書寫的作家們,希望再有類似的企劃啊。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著,Rappa譯,獨步文化。(20200215)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