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奧利佛柏克曼|人生4千個禮拜

想到去年初的遺憾,趁有空找本生產力書來看,挑了排行榜上的《人生4千個禮拜》,打開才知是反生產力的生產力書籍。看起來是轉念的類型。作者的講法容易引起共鳴。現代社會忙碌生活,有時停下來,多少能感受到書中所提到的情形並試著改變。很有可能看完就算了,至少當下被療癒。

「反正有空,就多加一條待辦」超有感,或是把行程排滿滿,深怕錯過什麼。有過一次不急不徐的經驗,才感受到放寬心多重要。以為有空或沒事,實際上把自己搞到太忙。

想著拖延的原因也能套用在感情,越沒有把握的告白拖越久。下一段就說能套用在感情,哈!
分心那段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數位分心」,還有分心正面功用,另外提到從沒想過的,以為是重要、正在做的事搞不好是一場大型分心,沒專注在真正想達成的事情。

  • 擺脫將一切工具化的習慣
  • 不以結果論成功與否
  • 停止期待,關注現下
  • 無目的性的嗜好並不可恥
  • 不讓休閒成為待辦事項

非新研究或觀點,甚至引用古人所言,多為老生常談。但好難,只能從認知現況開始,慢慢體會。

羅伯茲老師的凝視一幅畫或一座雕像三小時的作業好像很有意思。
曾經在美術館反覆觀賞喜歡的錄像作品。不到三小時那麼長,不過多少能理解作者進行時的感想。
耐心很重要,書裡提到的三原則或許能加深印象,分別是:讓自己喜歡遇上問題、聚沙成塔及原創性。
達成原創性是條漫漫長路,都是從臨摹開始。成果不待見別氣餒,本需要繼續累積才能越接近原創,別以為走錯路,回頭找另一個臨摹對象反而回到原點。
關於掌控時間這段作者舉了不少疫情期間的例子,非常有感。很多感受違反直覺但是真的!例如時間彈性的數位遊牧民族,看似理想生活,實際上很孤獨。

哈蒂格的研究結果顯示,同時休假的瑞典人越多,民眾就越快樂。拉林的「做四休一」排班,看似工人能多休假並增加效率,卻造成無法進行家庭活動,和朋友出遊放鬆等問題。休假開心,是因為能和他人一起享受,一起做某事。人是群體動物,即使喜歡一個人,也需要社交和心理支持。

看到最後意外有點想哭。人生路上太多人叫你要努力,不要當後段班,不然到時沒朋友也沒人喜歡。事實難以驗證,但現實氛圍如此,不自覺將其內化成真理,即使理性上知道不必然。
《人生4千個禮拜》平撫好還要更好的焦慮,很開心選到這本作為今年的時間管理參考書。

(2022-12-20, Readmoo)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