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紀錄片|流行音樂本色|THIS IS POP

第一集聊大人小孩雙拍檔興衰。
對成員毫無印象,但是歌曲超熟!大學被同學推薦聽了一陣子夜貓 DJ Dennis 的節目,大量 R&B,加上他愛播 Babyface,即使不主動找來聽還是留下不少記憶。我不知道的是,原來大人小孩雙拍檔是90年代男團熱潮濫觴!哇哇哇,剛看完 Netflix 另一部紀錄片《夠黑了嗎?!?黑人電影平權路》裏頭提到1970年代黑人電影對80年代英雄電影的影響重大,卻鮮少被提及。最近看的 YouTube 影片也有提到類似的內容。整碗被白人端走非新鮮事,感覺好哀傷。

以為第二集會介紹另一組藝人,沒想到主題是 auto-tune
除了拿來修整走音,也當成效果插件使用,現在聽眾早已見怪不怪且熟悉它的存在。這集帶觀眾回顧當年 auto-tune 剛浮上檯面的爭議和醜事,以至於後續的運用。T-PAIN 在風頭衰到爆,搭配網路社群興起更慘。新玩意被看輕、嘲笑,多數人無法接受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想想春之祭)片中電子樂先驅蘇珊西亞尼當年上賴特曼的節目,比起受訪更像是被羞辱,使我想起早年 YouTuber 上電視綜藝節目的模樣,尷尬得要命。

第三集講了一直很好奇的事:為什麼一票當紅美國流行樂歌曲製作人來自瑞典?
片子提及歷史淵源、來龍去脈,但至於為什麼那麼成功還一路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還是沒有確切答案。最後歸給瑞典人的民族性。努力做好想做的事、不居功。讓舞台上的人獲得掌聲足矣。
途中旁白突然現身(字幕:非瑞典人)走出佈景,還翻看製作音樂的 IKEA 風說明書,爆笑。

第四集從 Lil Nas X 的〈Old Town Road〉拿到鄉村樂排行榜第一名到被撤下的事聊鄉村音樂跨界到流行樂的人物和事件。老實說一直搞不懂(美國)鄉村樂和流行音樂的差異,原來真有點難分。從歷史來看,是農村工人唱出日常生活和所想,特徵在於真實性(authenticity)。只是一但脫離當初類別成形的年代,解釋很難不變得模糊多元。
這回旁白直接化身主持人,走懷舊風。
裏頭提到當年「另類鄉村」後來演變成「美國民謠」,想想音樂類別也是會隨著時代更動。鄉村音樂雖是美國特有,但資訊發達的現在,其他國家「來自鄉村的音樂」不就是不屬於鄉村音樂分支的「鄉村音樂」嗎?有時分類只是方便樂評和媒體使用。

對耶,英搖(Britpop)是流行樂,不是搖滾樂(的確是搖滾樂啦)
說到英搖不能不提綠洲(Oasis)布勒(Blur)之爭,還真的第五集有八成篇幅在講這件事。當年的我幾乎只聽動畫歌(還有少量的台灣流行歌),這段過千禧年才聽說,詳情不清楚,竟然是投注站能買哪個團專輯銷量較佳彩券的程度?!?!?!什麼???如旁白所述,搬到現在可能推特上吵幾個小時就退燒。不過結果看來是雙方得利,皆賺到免費宣傳。
整集看下來,英搖是1992年到1997年的流行標籤,曲風和打扮夠英式就稱得上,分屬不同類型的樂團跟風創作也獲得好成績,形成有別於其他搖滾的流行浪潮。

講音樂節這集比較無聊。
起源不用說,看過相關紀錄片大概有個底。話鋒一轉,提到美國一次性音樂節都不賺錢,甚至賠錢。然後提到英國老牌音樂節格拉斯頓柏立從主辦人收一英鎊入場費+提供免費牛奶開始,找到賺錢方法。中間什麼都沒講,只說歐洲的定期音樂節越辦越好。即使有像「US音樂節」這樣充滿新時代意涵的音樂節(透過衛星和蘇聯連線同樂)但美國就是沒法讓音樂節賺錢,之後從巡迴型的音樂節看見商機,1999年的胡士托過度金錢利益導向又毀了一切(詳見:紀錄片《全面失控:1999 胡士托音樂節》)時間來到2000年後,唱片公司願意投入資源,然後就找到賺錢的方法了???片子當然沒那麼講,是硬轉到音樂節的精神和好處(網路發達,實體活動減少,音樂節自然熱門?)就結束。從訪談的線索得到的結論是,多半變得有點像電影節或書展,結合各地線下商業交流活動。

第七集介紹抗議歌曲,第八集透過四首歌曲聊對西洋流行音樂至關重要的布里爾大廈(坐落於紐約百老匯,過去擁有許多唱片公司和錄音室的大樓)這兩集重點在傳達做音樂的精神,講述音樂凝聚人心、表達意見的正向功用,對於過往事件和爭議點到為止。

《流行音樂本色》在電視台播出時和以上的順序不同。
集與集無前後關聯,Netflix 版根據用戶喜好調整。不過應該是幾個組合,並非全部打散。

(2023-01-04, Netflix)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